IE是无数人的启蒙浏览器,相信在座的小伙伴和它有着许多共同回忆,哔哥也是。
第一次上网冲浪,第一次注册QQ,第一次玩4399小游戏,以及第一次打开不可描述的网站.....
借着这次机会,哔哥想跟大家聊聊,老伙伴IE浏览器25年间的故事。
在二十多年的峥嵘岁月中,IE曾以碾压之势击败对手,登顶高峰睥睨天下,也被后辈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,最终走向没落黯然收场。
下面一起来看看,一度占据95%市场份额,有着世纪霸主之称的IE浏览器,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。
IE诞生的契机:网景提到IE浏览器,必须先讲讲大名鼎鼎的互联网先驱者、缔造者【网景】。
上能开辟网络,下可猛锤微软,一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。
有多传奇云课堂服务器连网?
网景创始人之一马克·安德森说过一句话:在互联网的光辉下,Windows只能充当一堆设计拙劣的设备的驱动程序。
推动世界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信息时代,缔造了现代互联网的雏形。
(中年的马克 安德森)
历史上唯一一家风头盖过微软,逼得盖茨付出巨大代价打造IE,动用一切手段摧毁的互联网公司。
也正是网景的出现,才让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,提前普及全民,我们得以享受到无处不在便利。
由于年代久远,90后的小伙伴可能不认识网景,但换成“Firefox”火狐浏览器,大家应该会很熟悉。
火狐浏览器使用的内核“GECKO”正是由网景开发,可以说是网景惨遭微软绞杀后留下的残骸,互联网史上第一场战争的证明。
网景与微软这场世纪之战,被后人称作《互联网门口的第一滴血》。
(火狐浏览器)
在开始IE制霸浏览器市场的故事前,我们先来聊聊网景的故事,因为有它的存在,才催生出IE。
互联网的前身叫【阿帕网】,1968年冷战时期美国军方为对付苏联研发的产物。
在1969年下放给斯坦福、加利福尼亚等四所美国大学使用,实现了4台计算机的连接,这就是最初的互联网,名为“internet ”。
直至1991年第一个面向大众的互联网接口被开发出来,普通人才有了接触互联网的机会,在此之前只给科研机构、学校、军方研究实验使用。
而网景浏览器,正是为了帮助90年代处在互联网早期的人们上网所创造,IE浏览器则是微软为毁灭前者制造的武器。
它的诞生源自于网瘾患者最后的倔强,整个过程充满了打工人逆袭的励志正能量,
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是个典型的混子,1992年正在读大三的他,秉承有课尽量逃,考试全靠补的原则,20岁就开始了佛系人生。
直到那年他被安排到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电脑试验中心实习,也就是NCSA(美国超级计算应用中心)的分部之一。
接触到互联网这玩意,从此沉迷网络不可自拔,成为最早的网瘾患者之一。
你们懂的,科技产品的第一代往往充满缺陷,满身毛病,早期的互联网更为糟糕。
你永远无法想象在浏览器出现以前,上网需要经历多少复杂的操作与繁琐的步骤。
安德森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难度:为了上网,你得期待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家。
那会的上网环境十分原始,没有成批打包好的软件给你下载使用,连简单的发送电子邮件,都得手动敲代码输入一个个命令行实现。
更没有好看的图形界面,屏幕上显示的只有密密麻麻的代码与文字。
排版?图片?抱歉,不存在的,你可以想象一下将新华字典全部内容压缩在一张白纸上的画面。
复杂的联网过程,丑陋的画面,让安德森等网瘾患者痛苦不已,直呼这是啥破玩意,恨不得当场敲出一个 Google chrome。
早期互联网给安德森带来噩梦般的体验,同时也撒下网景萌芽的沃土。
俗语有云:人不逼一下自己,永远不知道潜力有多大。
在重度网瘾的驱使下,佛系混子安德森下定决心搞一个使用简单,方便自己上网的程序,后世称这类程序为浏览器。
可一个人的开发速度实在太慢,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伟愿。
上网心切的安德森,厚着脸皮找电脑主管帮忙喊人,希望借助团体的力量加速进程。
1993年,电脑主管找来了六位大学生程序猿,一起奋斗六天六夜后,开发出了基于Unix系统的浏览器【Mosaic】,在古希腊中有着“天然艺术品”的意思。
小伙是不是觉得这名字很眼熟?
没错,翻译过来就叫【马赛克】,不过它跟男人一生之敌,画质克星马赛克没有任何关系,单纯同名罢了。
PS:安德森亲手开发的Mosaic,后来化成微软的IE,捅死了自己创办的网景公司。
(Mosaic)
Mosaic不是第一个浏览器,但它却是第一个民用浏览器,且能显示图片,给网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不亚于iPhone 4发布那天。
短短几周有数十万人下载使用Mosaic,一年之内用户数突破200万,一度登上纽约时报。
海量的用户意味巨大的利润,NCSA组织化身丑陋的资本家,将Mosaic占为己有,在受到记者采访时丝毫不提核心开发者安德森的贡献。
安德森心灰意冷,不愿意为背刺自己的大学干活,毕业后远赴到硅谷当一名老实打工人。
兜兜转转一年后,硅图公司创始人、硅谷套现鬼才吉姆克拉克博士突然找到键盘敲得飞快的安德森,跟他说:
小兄Dei,想不想发财翻身当老板?想不想过上大鱼大肉的生活?想,那就跟我干云课堂服务器连网!
(吉姆 克拉克)
安德森虽说是个纯情小程序员,但人不傻呀,岂会听信克拉克的鬼话。
见语言攻势不成,克拉克反手掏出金闪闪的400万美元,发动万恶的金钱攻势。
安德森见状,果断扔掉手里的键盘,朝天大吼道:老子再也不当打工人!
就这样,两人牵着手蹦蹦跳跳地跑到加州,创建了马赛克公司,也就是网景公司的前身。
二十多年的事实证明,给打工人画大饼的方法早已行不通,谈钱才是硬道理。
公司成立之初极度缺乏人才,安德森想起了曾经在大学陪伴自己通宵达旦敲代码的6个青春蓬勃程序猿。
他们年轻,有着浓密的头发,健康的身体,是当打工人的好苗子。
第二天安德森偷偷摸摸回到伊利伊诺大学,拿出克拉克那套传销话术,对着马赛克开发小组的6个程序猿开始施法:
想不想翻身当老板?想不想过上大鱼大肉的生活?想,那就跟老子干!
作为发明者的克拉克也没忽悠成功过,模仿者安德森自然更不可能了。
最终承诺让他们每个人当上老板,获得公司1%的股份,天真的程序猿们才欣然接受。
立马掀翻电脑桌,把鼠标键盘抛向天空,兴冲冲跟着安德森回到公司,准备迎接美好新生活。
克拉克、安德森以及6位即将脱发的程序猿,8个人在公司成立了互联网第一个“复仇者联盟”。
他们要向NCSA复仇,顺便干翻大事业——开发一个比Mosaic强大10倍的宇宙•狂拽•逆天•真•浏览器。
就这样,6名勤快的程序猿被分为三组,分别开发Unix、Mac、Windows三种系统的浏览器,在电脑前经历一天又一天,不分昼夜的秃头之旅。
开发进度十分顺利,短短6个月新浏览器【Mosaic Netscape 0.9】测试版呱呱落地。
运行速度是Mosaic的十倍以上,稳定性史诗级强化,乃当时最强大的民用浏览器,没有之一。
在1994年10月13日向外发布,立马成为最热门的浏览器,用户海量涌来,Mosaic根本不是对手,安德森团队取得巨大胜利。
后因公司名字侵权的马赛克缘故,被所有者NCSA告上法庭,公司不得不改名叫【Netscap】,于是乎网景公司就这么诞生了。
随着测试版的大获成功,安德森团队快马加鞭,在1个月后发布了正式版【Netscape Navigator 1.0】浏览器,中文名叫网景导航者。
它是第一个支持框架(frame)的浏览器,你们可以简单理解为:可以打开多个窗口和网页。
(Navigator1.0)
以Navigator领先竞品好几年的技术,若采取全面付费策略定能赚个盘满砵满,但会极大限制住产品的扩张速度,不利于公司发展,倘若免费开放的话,自己很可能会饿死。
安德森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:推出试用版与专业版两种版本,前者免费试用不要钱,但阉割部分功能,后者收费39美元,功能齐全体验最好。
并且免费提供给学生、老师等教育工作者使用,博得一片美名。
既避免了没有收益,公司难以为继的问题,又利于吸纳新用户推广新品,建立良好口碑,完美!
网景浏览器Navigator的出现,改变了连网复杂、画面丑陋的现状,让普通人也能愉快的冲浪。
仅需启动浏览器,通过“点击与滑动”即可上网,如此简便舒适的连网过程,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。
更神奇的是他们发明可以显示图片的img标签,实现了网页第一次同时显示图片与文字。
原本单调枯燥的文字多了几张形象的图片,网页顿时生动具体起来,赋予网民从来没有过的梦幻体验。
在开发过程中他们还创造出了养活无数前端工程师的Javascript语言,以及保障浏览器安全的SSL协议,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。
得益于浏览器的成功,网景获得巨额财富,两周时间公司收入突破36万美元,3个月累计1200万美元,创造美国新营收神话。
当年他们想做有钱人,过上大鱼大肉生活的梦想,此刻实现了!
见势头正猛,安德森团队趁热打铁火速迭代了第二个版本【网景浏览器2.0】,该版本最大的特性是支持通过网页发邮件,无需再安装一个软件。
发布之后再度席卷整个美国,短短8个月,网景吞噬了浏览器市场70%的份额,公司一个季度的营收高达4000万美元,平均每个月翻一倍!
创下商业公司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增长记录,拼多多乐视瑞幸也望尘莫及。
Navigator卓越的性能,简捷的操作,独一无二的完美体验,俘获了大量用户的心。
网景一举成为20世纪互联网的霸主,碾压一众对手,无人能敌。
更可怕的是,1995年8月9日,刚成立1年多的网景公司光速在纳斯达克上市,市值27亿美元,开创互联网公司上市的先河。
金融专家称网景是“互联网上的微软,一个新生的帝国”,隐约有超越软件巨人微软的势头。
(网景员工为公司上市欢呼)
伴随网景上市,安德森被刊登在时代杂志的封面,称他为开创互联网时代的“黄金极客、技术马克思主义、无限制资本家”,家喻户晓的造富神话。
就是下面这个男人,靠着几串代码白手起家,获得了5800万美元的财富,妥妥的命运之子。
上市那天,他只是个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。
(年轻没秃头的安德森)
上市响起的钟声,是登上极巅的欢声,亦是命运终结的哀歌。
为干翻网景而生—— IE同一时间,微软因网景的崛起而饱受华尔街的奚落,高盛公司下调微软股票的评级,股价应声大跌。
投资圈大佬们均不看好盖茨的领导,认为他被过去的成功蒙蔽了双眼,过度膨胀缺乏眼光,没有认识到浏览器的重要性,从而错失商机弄丢大蛋糕。
过去盖茨确实想错了,他觉得计算机技术的未来是操作系统,而不是像浏览器这样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简单工具。
所以在Windows 95里嵌入一个连网的小程序,迟迟不开发自家的浏览器。
如今盖茨彻底醒悟,主宰未来世界的不是电脑或操作系统,而是连接万物的互联网。
他十分担忧,因为网景牢牢掌控着互联网入口,同等于拿到通往未来的钥匙。
一旦实现彻底垄断,掌握话语权,网景完全可以推出新的系统替代Windows,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,足以让微软走向毁灭。
PS:二十年后的今天,PC没落,移动互联网兴起,即将到来的物联网,无一不证实了互联网才是未来的推测。
更可怕的是,网景已经在尝试研发一种集成在浏览器内,可远程操作处理文件的技术。
无需在电脑上安装本地系统,通过一个浏览器就能实现一切功能。
理念与当下的“云电脑”略有几分相似,但受制于网络环境与技术落后,程序依旧在本地运行,而非云端服务器。
该概念触及到操作系统领域,且理念更为先进,如利剑般悬在微软的咽喉。
一旦开发成功,取代Windows不过是举手抬足的事情罢了。
微软意识到自己完全落后于对手,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,他们使出“钱中生友”的小计谋。
采用无往不利的投资入股策略,打算以大吃小吞下网景,使其成为旗下子公司,忠实的盟友。
和过去一样,微软展示出一贯的巨头嚣张霸道姿态,派代表前往网景总部恰谈战略合作的事宜。
与其说是洽谈,倒不如话是威胁,微软代表给出的条件十分苛刻,要求网景的软件只能运行在旧版本Windows上,同时出让股权,允许微软进入董事会。
网景创始人之一的克拉克博士可是硅谷老油条,精明得很。
他深知之前跟微软合作过的公司没一个有好下场,IBM被背叛,苹果被抄袭正是血淋淋的案例。
答应,以微软的实力控制网景轻而易举,届时网景的生杀予夺,不过盖茨老头子一句话的事情罢了。
不答应,很可能落得跟Lotus Software(莲花公司)一个下场,被各种手段打压至破产被收购。
微软所谓的合作,说白了就是红雷哥用40米的大刀架在你脖子上,问这瓜保不保熟,横竖都得死。
1、打开远程桌面连接,输入云服务器的公网ip。
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腾讯云轻量服务器高峰期丢包,但现在,百度Apollo&清华真的把这项技术搞了出来。
就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(AIR)的学术沙龙上,清华和百度Apollo联合发布了一项名为Apollo Air的计划。
这是目前为止,全球唯一一个使用纯路侧感知能力,实现开放道路L4自动驾驶闭环的技术方案。
等等,纯靠道路上的传感器完成感知?
那岂不是说,普通汽车也有机会实现无人驾驶了?
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
不靠车端传感器的自动驾驶,是怎么一回事?先来看看Apollo Air的整体技术路线。
据百度智能交通产品研发总经理陶吉介绍,Apollo Air的特点在于:
在不使用车载传感器,仅依靠路侧轻量感知的前提下,利用V2X(车联网)、5G等无线通信技术,实现车-路-云协同。
1)ivms4200
产品简介萤石云视频可以看流媒体服务器: